發揮融媒體優勢 助力企業文化建設 有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發布時間:2019-12-27 09:47:00 來源: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石家莊車輛段黨委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對新形勢下的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對如何運用融媒體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提出了新的課題。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石家莊車輛段黨委充分發揮融媒體作用,在聚焦形勢任務、推進重點工作、急難任務攻堅、講好新時代石輛故事等方面,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針對全段點多、線長、跨度大,各種思潮文化多元,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難度大的實際情況,探索實踐依托融媒體做好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徑,為段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內外部環境。
一、主要做法
1.著眼固本強基,重引領、促發展。一是堅持注重思想引領。牢牢把控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加強對段管各類融媒體平臺、宣傳陣地的意識形態監管。推進“互聯網+思想政治工作”建設,通過報、刊、網、冊、群等載體,宣傳鐵路改革發展新形勢新任務。統籌利用互聯網、局域網、微信平臺等優勢,推動打造“網上思想政治工作平臺”,做到線上“鍵對鍵”、線下“面對面”,定期收集職工思想動態,并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引導,確保職工思想動態可管可控、導向正確。二是堅持發揮人才動能。以打造“專業化”融媒體骨干團隊為目標,完善運行制度、優化團隊結構、明晰責任義務、明確獎懲規定,將段融媒體工作室打造成組織紀律嚴、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工作業績優的工作團隊。堅持不斷擴充融媒體培訓人員范圍,“請進來”專業老師講授業務知識,“走出去”骨干成員到上級學習鍛煉,鼓勵共享信息、整合優勢、聯合創作,努力實現“1+1>2”的效果。目前,已向上級融媒體中心輸送專業人才兩名,段融媒體專兼職人才團隊逐步壯大。三是做大做強融媒體工作室。在融媒體工作室成立初期,組織專業人員對段刊《錘煉》、企業文化網、微信公眾號、石輛微博及職工網上家園等全段媒體平臺運營現狀進行分析,力求實現互為補充、互為促進的宣傳合力。傳承原“時輛光影新媒體工作室”工作理念,并對其進行升華,提煉出“引領思想、聲影載道、承策融宣、激勵職工”四條工作目標,并制作融媒體工作室文化形象展示墻,展示新時期新形象。補強“時輛光影”融媒體工作室設備設施,加大創優力度,推出了一批有高度、接地氣的石輛文化故事,連續兩年獲得集團公司級“優秀融媒體工作室”稱號。
2.著眼群眾期待,強陣地、聚民心。一是發揮“群”的聚集擴散效應。充分發揮各類“群”矩陣作用,在車間科室的各類微信群、QQ群設立信息督導員,作為上下溝通、信息互動的聯絡人員,隨時了解掌握職工群眾生產生活難題、意見建議、訴求愿景等,對反饋的問題,能解決的第一時間給予回復,不能解決的,匯總上報,由段集體討論研究,確保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二是發揮“網”的溝通交互功能。創新融媒體文化傳播平臺,豐富段微信公眾號功能和作用,依托段刊《錘煉》雜志,開辟網上《錘煉》融媒平臺,擴大傳播覆蓋面,實現了掌上讀書功能。日常設置專人對石輛微博、職工網上家園、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后臺職工留言板等進行監看瀏覽,收集建議諫言,宣傳政策法規和解疑釋惑,打消職工思想疑慮,通過主動與職工本人聯系溝通,聯合專業科室,解釋政策規定等方式,實現線上線下信息聯動、指尖互動解決問題。三是發揮“融”的媒體傳播優勢。始終把媒體鏡頭瞄準一線、對準職工,努力做到“一篇稿件凝聚一份力量,一個鏡頭宣傳一種精神”。創辦《傾聽SL42452》音頻播音類專題欄目,貼近生活、貼近職工,傳遞職工好聲音、好才藝;錄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微課,讓黨的理論“飛”進車間班組,“飛”入職工耳朵;推出《感恩有你》《一封安全信》《初心》等微視頻,將思想政治工作觸角向家庭延伸,用“掏心”話,打動干部職工,引起共鳴;征集立體生動的職工原創漫畫,設計制作生動活潑的職工笑臉千米文化墻,讓職工自豪感油然而生;創建人身安全警示教育室暨VR體驗館,讓職工身臨其境,從心底產生對安全敬畏;配置11塊多媒體大屏幕,對段刊《錘煉》、微信企業號實施改版升級,豐富版塊設置,全媒體陣地“立體式”格局逐步成型。
3.著眼網絡安全,立規矩、守底線。一是嚴守融媒體管理“紅線”。段黨委堅持把黨管意識形態原則落實到陣地管理之中,毫不放松地建好管好意識形態陣地,摸清段報、刊、網、冊、群,外加屏的實際數量、功能作用,區別對待,全面監管。針對每名職工都可以是自媒體運維者的實際,本著“疏堵結合”的原則,對內部爆料、煽動傳謠等平臺持續關注或責令關停,對長期不運維、不使用的“僵尸”網絡賬號進行銷號。二是組建過硬網絡“鐵軍”。將對黨忠誠、甘于奉獻、政治素質過硬作為首要條件,在宣傳部門、關鍵崗位,黨員骨干中優中選優,把愛路、懂段、充滿正能量的優秀人才選拔充實到網絡信息員工作隊伍,按照資格準入、動態調整、階梯培養、分層管理的思路不斷優化。同時,常態化開展黨的政治理論教育、網絡業務培訓,站穩政治立場,強化責任擔當,為網絡意識形態安全保駕護航。三是密織輿情監控“天網”。堅持底線思維,強化輿情防控,提升引導水平。構建以輿情監看、預警提示、突發事件引導為內容,宣傳部門牽頭,各部門共同參與,逐級負責、崗位負責、閉環管理、考核問責的工作格局。定期組織開展突發新聞輿情處置應急演練,將課堂搬進演練現場,現場講解不足和注意事項,增強新聞輿論工作人員的責任感和敏銳性,不斷提高輿情防控水平。
4.著眼外樹形象,展風采、見成效。一是提升宣傳報道質量。緊密圍繞中心工作,找準宣傳重點,組織撰寫通訊稿, “重整旗鼓再出發”“智慧的力量”等石輛好故事屢見報端;本著“上大報、上主流”思想,提升宣傳報道的廣度和深度,《中國婦女報》報“閥寶寶的守護媽”等專題稿件,展示了石輛良好形象;主動加強與中央、省及市駐石媒體記者的溝通協調,主動爭取支持和幫助,掌握宣傳報道主動權;巧辟新聞策劃蹊徑,挖掘洗罐工、制動鉗工等路內常見,路外罕見的鐵路特有工種,講好他們的故事,引發社會共鳴。春暑運中,中國新聞網、《中國婦女報》、河北廣播電視臺、《人民鐵道》《北京鐵道報》、石家莊電視臺等路內外媒體均對段進行了正面宣傳報道;今年以來,段在路內外各級主流媒體報刊發表稿件和融媒體作品300余篇。二是實施榜樣引領工程。強化理想信念教育,通過觀影、參觀展覽、座談討論等形式,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改革促發展、先行展作為”宣傳教育;依托“最美京鐵人”評選、“新時代·京鐵榜樣”事跡宣傳,著力培育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強化先進典型的學習宣傳,制作“輪對中綻放的玫瑰”“一片赤心踐承諾”“設備智多星”等先進宣傳片10余部,編印涵蓋10多個先進集體50余名干部職工事跡和風采的《榜樣-就在身邊》《石輛光影》企業文化宣傳冊等各類企業文化物化成果5000余冊,選樹申報新時代京鐵榜樣2名,拍攝懸掛特色光榮照300余幅,廣泛宣傳先進典型事跡,發揮榜樣引領作用。三是塑造“時輛光影”品牌。注重打好“時輛光影”這一段傳統融媒體品牌,在重大事件的宣傳推廣,重要精神的上傳下達方面,發揮新媒體傳播快的優勢,第一時間推出新媒體作品,讓正能量迅速“占領”職工手機,讓新政策迅速在職工中傳播。融媒體工作室推出的“力量在黨旗下凝聚”“做客融媒體”“我來讀《綱要》”等主旋律產品,形式新穎、喜聞樂見,在職工中廣為傳頌,打響了“時輛光影”融媒體品牌。四是推動文化與制度融合。我們通過文化標語掛起來,企業口號喊起來,宣傳平臺樹起來,文化報道登出來,發展影像播出來等形式,將“軟”文化與“硬”制度有機結合,經?;?、多樣化、特色化地舉辦各類文體活動。充分運用段“時輛光影”融媒體工作室技術優勢,開設“微講堂”、拍攝“微電影”、組織“微訪談”、編制“微作品”,年內制作企業文化類融媒體力作50余個,將段企業文化豐碩成果送到每名干部職工身邊。
二、取得效果
1.提升了融媒體影響力。各類宣傳產品通過融媒體工作室的精雕細琢和大力推廣,走上了電視,走進了廣播,影響力大幅遞增。今年暑運期間,段融媒體工作室策劃的“穿棉襖的拆車人”“圍著火車轉的三口車輛人”等宣傳報道,落地效果顯著,社會反響良好。春運期間,制動室八姐妹的事跡被《中國婦女報》《河北電視臺新聞聯播》等重量級媒體刊載,女子組也被河北省總工會授予“工人先鋒號”“巾幗標兵崗”的榮譽稱號,她們的名號也在京畿大地傳播開來,群星閃耀的示范作用明顯,從點到片帶動全段工作質量全面提升。
2.增強了職工素質。通過開設“微課堂”,開展“微答題”,實現職工教育的上下聯動,確保了各項學習內容第一時間傳達到每名職工,減少了中間環節的卡滯和衰減。在實際工作中,積極引導技術骨干擔當教員,錄制微講座、解讀新政策,宣講教育的內容更接地氣,更符合大眾口味,參與其中的職工提升了認識,展示了才華,其余的職工從中受到教育,有力激發了廣大職工參與的積極性。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粉絲團,極大地擴散了新知識的覆蓋面,搭建了職工學習技術業務的“快車道”。
3.營造了和諧環境。通過扁平化的信息傳遞,實現了企業與員工之間“零距離”溝通,健全完善了溝通聯系機制,擴大了職工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發揮了其他渠道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營造了人人能溝通、時時能溝通、事事能溝通的良好氛圍。通過媒體融合廣泛宣傳,也進一步增強了廣大干部職工的歸屬感和榮譽感,使職工樹立了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齊發展的責任意識,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營造了企業和諧、寬松、民主的發展環境。
4.文化引領作用凸顯。利用融媒體傳播優勢,努力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持續升級,引領職工行為轉變和道德養成。依托“微信平臺”,定期推送理論業務學習知識、成長成才論壇等內容,提升職工綜合素質,陶冶職工情操,彰顯文化魅力;把企業文化建設納入部門標準化整體考核評價工作總體部署,做到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同獎懲,多方位聯動,促進標準化建設務實發展,取得預期效果;運用“VR”技術,深入推進安全文化建設,管理方法更加靈活高效,干部職工安全意識明顯增強。
三、幾點啟示
1.系好“紐帶”,融媒體環境下的企業文化建設需要提升傳播載體質量。媒體作為一種載體,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平臺和窗口,它一方面塑造、傳播、弘揚企業文化,另一方面本身也是企業文化中需建設的重要內容。要在“質”上下功夫,堅持黨的領導,明確服務對象,不斷提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專業化運作水平,努力推出在干部職工中有影響力、有認同感,接地氣、聚人氣的好故事、好作品,將融媒體陣地打造成鼓舞干勁的“加油站”,聯系職工的牢固“紐帶”。
2.當好“編劇”,融媒體環境下的企業文化建設需要突破體制謀求創新。媒體融合帶來的形態變化,給現有運行體制機制帶來了挑戰。要繼續抓好站段級融媒體工作室建設,必須勇于突破體制機制固化的藩籬,順應融合發展趨勢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大膽進行“采編發”流程、組織管理體系、自我發展機制等多方面的重塑與再造,逐步探索建立規范、高效、靈活的運行機制。要注重融通共享,優化采編流程,著力發揮局域網、微信公眾號的采編優勢,制作發布適合網絡平臺傳播的短視頻、H5作品、可視化圖解等融媒體產品,實現及時共享,做到一次采集、多種產品多渠道傳播,不斷提升融媒體傳播的影響力。
3.用好“幫手”,融媒體環境下的企業文化建設需要提升干部職工的參與度。要將工作重點放到調動職工參與積極性上,充分利用好企業文化網、段刊文化冊和微信公眾號這些“得力幫手”,開設新欄目,開通新功能,擴大覆蓋面,使其成為宣傳思想工作、職工群眾喜聞樂見的主流媒體平臺。要提高融媒體產品質量,通過有說服力的、貼近職工的方式,將適應媒體融合新因子潛移默化地植入干部職工的心中。人人參與、人人共建、人人共享,才能更好發揮融媒體“服務”“窗口”“橋梁”作用,從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打造富有石輛特色的企業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