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1532”文化落地機制 推動企業高質量創新發展
發布時間:2020-08-05 09:06:00 來源:上海醫藥集團青島國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簡介】
上海醫藥集團青島國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藥國風)是山東青島唯一一家以中成藥制造為主業的國有大型醫藥企業。前身是青島中藥廠,溯源于北京樂家老鋪,從1956年青島中藥零售商業公私合營而來。1994年,實施股份制改造。1998年,轉制中更名國風藥業,一舉成為齊魯知名品牌。2000年選址西海岸建造國風工業園,為青島市最大的醫藥產業園。2003年,在青島市政府的推動下,加盟上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其核心企業之一。
企業構筑了集制造、分銷和零售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擁有五大系列八大劑型90余個品種、國風大藥房等三家商業子公司,成為中國中藥行業品牌企業。主打產品養心氏、紅源達在全國心腦血管和血液系統疾病治療領域占有重要地位。旗下“宏仁堂”藥店是中華老字號。先后獲評中國馳名商標、改革開放40年中國企業文化優秀單位、全國企業文化建設標桿企業、山東省“厚道魯商”品牌企業、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狀、“貢獻山東”杰出企業、 山東省首批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項目創建單位、山東省模范職工之家紅旗單位、青島市社會責任示范企業等稱號。
【正文】
企業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必然要求,是發揮國企黨的政治優勢、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是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上藥國風在六十三年的發展中,特色的企業精神和核心理念支撐和推動了企業的改革和發展,企業文化也在多次挫折和變遷中經受住了洗禮與考驗。近年來,企業緊緊抓住新一輪改革發展的機遇期,在積極調整戰略與經營思路的同時,文化建設同步創新提升,通過構建實施“1532”文化落地機制,即明確一個定位、注重五個結合、把握三個關鍵、關注兩個變化,使企業文化滲透到經營管理各個環節,不斷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管理層次和核心競爭力,引領推動了企業的高質量創新發展。
一、明確一個定位
在上藥國風的企業文化實踐中,一直堅持這樣的定位:引領企業戰略,又支持服務于企業戰略。為此,上藥國風一直跟進企業發展戰略步伐,每三年對文化建設方向和路徑進行一次評估,從頂層設計滾動制定企業文化發展規劃,用文化進行價值引領和管理,不斷提升企業的凝聚力、創新力和核心競爭力。國風文化自2002年以來持續進行規范化建設,經過四個階段的創新發展,通過“傳承特質,理性重塑;依托平臺,立體導入;聚焦中心,系統推進”的創新舉措,使之成為凝聚內外共識、引領推動發展的重要力量。
2018年,根據上海醫藥集團“333+1”戰略部署,上藥國風根據內外部環境變化以及企業文化自身發展的規律,在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新三年的企業文化發展規劃和國風文化體系5.0版。對國風文化理念體系進行了完善,保持和發揚了“責任”“專業”和“創造”等強勢文化,將核心價值觀“團隊”調整為“合作”,激活了“開放”“包容”文化基因。新三年的企業文化建設將圍繞保障戰略目標圓滿實現、組織氛圍更富活力、企業品牌凸顯張力三大目標,推動國風文化建設向深水區邁進。
與此同時,基于戰略和重大決策的“頭腦風暴”一直是上藥國風的堅持做法。每當出現關乎企業發展的重大問題時,上藥國風借助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這一平臺,集思廣益,達成共識,形成集體決策,確保戰略和文化的一致性。 近年來先后就“營銷變革”“智能制造”“精益管理”等進行了專題研討,有力推進了企業改革和發展。
二、注重五個結合
“企業文化提煉于生產經營實踐,又融入改革創新全過程?!边@是上藥國風在多年的企業文化創新實踐中形成的又一共識。實踐中,上藥國風始終把企業文化放到市場新環境和戰略轉型中進行研究和考察,堅持聚焦中心、以人為本,注重文化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全員性的導入與傳播,探索開創了文化理念落地的“五結合工作法”,使文化滲透、融合于經營管理實踐,發揮了推動組織變革、引領企業創新發展的積極功效。
1、企業文化與營銷變革相結合。營銷變革是2010年以來上藥國風持續推進、漸入深水的經營舉措。在進行了大量的調研訪談之后,上藥國風黨委厘清了文化建設的結合點:從改善心智模式入手,讓大家從“害怕”變革到“積極”參與變革,傳遞變革對公司、市場、個人帶來的好處,營造心理安全感,使變革不折騰。在變革初期,強勢推進以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的主流文化。從黨政領導到營銷各條線干部,層層傳遞企業變革的決心,黨群部門深入各個市場,開展“贏在市場”文化之旅,傳遞正能量,市場銷售黨總支推出“紅色心橋”計劃,保持總部和一線人員的信息暢通,幾方合力形成了共同推動變革的氛圍。同時引入競爭機制,通過“賽馬榜”公示各大區、業務人員的任務進度和績效,一方面讓員工體會到營銷群體的不易,同時讓營銷人員用成績單接受公司上下的檢閱,形成一種工作動力。在文化的同步跟進下,近十年的系列營銷變革均實現了“軟著陸”,尤其是2016年“分公司責任制”的順利推行,很快形成一個有戰斗力的利益共同體,極大地釋放了營銷團隊的活力和創造力,帶來了近三年工業銷售35.1%的高增長。
2、企業文化與管理再造相結合。管理再造是戰略支持系統的一大利器。其關鍵點是突破以往的所謂“上令下達”,追求按職能按流程行事、靠創新創造價值。近十幾年來,上藥國風首先堅持進行制度的文化審計——從文化的視角,對企業制度和流程進行了全面的審計,對不符合理念的地方進行修訂、補充和完善,使核心價值觀與公司制度流程梳理重建緊密呼應。其次,制定了16個各崗位、各層級崗位行為規范,從“承諾”和“自律”兩個維度清晰“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將抽象的理念轉化為相對具體的行為要求。此外,自2012年起將中層干部行為規范的執行納入績效考核,與已有的KPI考核結合,通過“上級、同級和下級”三個維度進行評價打分,使干部考核不僅關注結果,更關注行為引導。2019年,為加快推進國風文化體系5.0的落地實踐,已啟動“干部四帶頭”文化行為考核。
3、企業文化與團隊建設相結合。團隊建設是上藥國風歷來公認的一大優勢,責任心強、執行力強、團結奉獻、吃苦耐勞是國風人群體的畫像。然而隨著企業平臺和事業追求的提升,國風團隊的薄弱點也引起了企業高層的關注,比如競爭意識、創新精神、持續奮斗的毅力、跨部門合作的態度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弱化顯現。上藥國風把“推動積極的文化沖突”作為企業文化與團隊建設的結合點。所謂“推動積極的文化沖突”,就是各級管理者帶頭捕捉和發現團隊習以為常的文化現象,以小見大,把問題公開化,在目標一致的前提下,通過集體討論和思想碰撞,明辨是非,達成共識,樹立標桿。2013年以來,員工參與文化案例宣講近千人次,提交典型案例近二百個,其中和改革創新相關的案例占50%以上,42個案例入選《企業文化案例集》?!巴频共块T墻”“要公益,還是要利益?”“有一種‘創造’叫挑戰自我”……一個個鮮活的文化故事,在反思中引起干部員工的共鳴,集聚團隊活力,為持續發展創造新價值。與此同時,企業聚焦“海納百川”的用人機制、“業績導向”的激勵機制等方面大膽創新實踐,先后推出中高層“凌雁計劃”、后備干部“海燕計劃”、一線帶頭人“三創訓練營”、新員工“雛雁計劃”等精益人才培養計劃,著力打造學習型雁式團隊。
4、企業文化與品牌建設相結合。企業文化力的打造最終必須落實在品牌戰略層級,文化內在的張力才能依托品牌輻射轉化為競爭力。在具體實踐中,上藥國風整合了內部資源,內外協同,聚焦兩大結合點,構筑了持久性的品牌傳播工程。對內,堅持開展2005年啟動的“愛產品,愛品牌”活動,通過產品知識競賽、征文演講、建設產品展室、開展用戶體驗等舉措,挖掘國風品牌內涵,讓國風的健康產品和老字號“宏仁堂”的藥學服務深入人心。 2018年,國風黨員和青年志愿者為企業產品、品牌提供了近500人次的志愿服務。在對外傳播上,精心打造國風藝術團、“國風健康行”兩個文化特色品牌,通過走出去、請出來,與大眾面對面地互動、交流,獲得了百姓的喜愛和認可。2018年,依托這兩個文化品牌先后組織創始人孫少伯老先生百歲壽誕、“我與青島中藥的故事”征集活動、第三季國風納涼晚會、中醫藥科普進社區等系列活動,其中國風藝術團跨越9省近30多個城市演出79場次,直接受眾人群近6萬人。在2016年建企六十周年之際,上藥國風建成了目前國內唯一的以多維自然主義景觀闡釋中醫藥文化起源的特色中醫藥文化園炎黃易醫園,大力開展中醫藥文化傳播、科普教育、中小學生研學等,成為品牌推廣的又一創新點。
5、企業文化與黨建工作相結合。國企背景的上藥國風黨工團組織有著扎實的基礎。依托組織平臺和載體平臺,進行企業文化的持續宣貫和導入,使文化建設、黨建、群團工作與企業經濟建設緊密融合,相得益彰,互促互進,是上藥國風黨委一以貫之的有效做法。一方面,堅持打造多樣化的載體平臺,通過早點名、升旗儀式、軍訓等儀式承載核心文化理念,通過系列文化展室、“4+X”黨員課堂、系列微信群等陣地強化文化理念的教育,通過系列主題教育活動、職工運動會、文藝演出等活動載體深化員工文化的認知。同時,構建黨工團一體化的組織平臺,聚焦生產經營管理和團隊建設這一共同的工作目標,依據核心文化理念,創立了“國藥先鋒”黨建品牌和“創新無極限、執行更給力”“成長手拉手”等9個基層黨建品牌,使黨建工作有了新的著力點。2018年,上藥國風黨委依托基層黨建品牌,開設系列國風文化大講堂,有效推進了精益文化、安全文化、合規文化、服務文化等子文化的落地實踐 。
三、把握三個關鍵
“企業文化是由高層提出倡導、核心骨干身體力行,全體員工共同認知參與的集體行為?!被谶@一共識,上藥國風在持續推進企業文化落地的過程中,注重把握好三個關鍵,使文化從“服從”到“順從”再到“悟從”始終處于受控狀態,發揮了文化在提升員工素養、推動組織變革、引領企業創新發展的積極功效。
一是黨政同心。在上藥國風的文化實踐中,黨委和行政一起,同耕一塊田,班子齊抓共管,不斷創造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真實價值。比如,從理念的形成到推廣實踐,首先在班子層面達成高度一致,要求所有的文化活動班子以身作則,親臨現場,參與其中,注重指導和積極參與基層文化活動,要求領導班子注重用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引導員工,并對標領導干部行為規范“五要五忌”要求,帶頭自檢組織行為和工作行為,帶動各版塊行為規范的踐行和落地。
二是上下同“育”。上藥國風堅持以人為本的建設原則,尊重員工的主體地位和心理需求,從理念文化重塑到培訓導入,從推進制度文化和行為建設到深化品牌文化建設,各個階段的工作都注重廣泛發動員工,認真聽取員工的意見,激發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使員工在自覺參與企業文化各個方面建設的過程中,積極塑造和改變自身思維習慣與行為方式,達成共識,趨向一致。
三是關注情感要素。上藥國風注重與員工的溝通交流,通過深度匯談制度、“面對面、心連心”兩級溝通制度以及職代會平臺,倡導定期溝通,化解矛盾,促進工作。通過“初心·夢想”主題教育活動、“雙愛”(愛產品、愛品牌)主題實踐活動等形式,培養員工與企業“榮辱與共”的情感。在改善行為習慣方面,提倡用培訓改善員工“心智模式”,尤其關注95、00后員工的心態管理,通過實施“七色光”成長計劃,促進青年員工與管理者共同成長。同時在企業戰略導向、營銷變革、制度梳理、人才體系搭建等方面,積極探索與核心理念相匹配的有效手段,促進員工的“文化順從”。
四、關注兩個變化
在企業的變革和管理過程中,通過把握好企業文化落地的五個結合點,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主要體現為兩個方面的變化。
一是團隊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的改變。在上藥國風的文化實踐中,非常關注的是在企業價值理念的引導下,員工在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上所呈現的積極的“變化”。近十年,上藥國風一直處于在變革調整當中,企業內部始終沒有產生大的動蕩。干部員工從之前的害怕變革、不愿意變革,到今天的認為變革是常態,以一顆平常心來看待變革,這種從“害怕變化”到“擁抱變化”的轉變,就是企業文化的力量。上藥國風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是山東青島最好的醫藥企業,干部員工在工作上或多或少會和過去比,容易躺在功勞薄上,缺乏創新進取的動力。然而,今天的環境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就要求干部員工要更多地去“對標”行業內的優秀企業,眼光向外,要橫向比、和外部比。從“追憶輝煌”到“行業對標”是干部員工在行為方式上最大的改變。2018年,上藥國風黨委組織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工作,先后組織中高層420人次赴上海、廣州以及山東省內15家優秀企業進行對標學習,核心團隊就新三年企業發展戰略規劃達成了高度共識。
二是企業經營業績的增長。企業文化建設的成果最終體現在企業的經營發展上。近年來國風逐年創造經營的歷史最好水平,企業利潤水平、股東回報、員工收入等方面均有了明顯的改善。從恢復性增長到持續性發展,企業文化在其中一定是榮辱與共的,文化支撐著企業的經營和戰略。近三年,上藥國風銷售收入復合增長率15.8%,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長29.8%,工業銷售凈利率11.5%、凈資產收益率12.36%,大品種紅源達復合增長率35.1%,榮登中西藥補鐵領域第一品牌。2018年工業銷售同比增長20.64%,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40.5%,榮獲上海醫藥集團唯一的經營管理金獎、上海醫藥集團三年發展杰出獎。
黨的十九大將文化建設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九大報告強調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苯裉斓膰L正進入企業持續登高發展、美譽度提升、大踏步追逐百年夢想的重要發展期。傳承國風60多年積淀的優秀文化基因,進一步創新釋放國風文化張力,夯實國風騰飛發展、筑夢百年的基石,是新時代賦予每一個國風人的使命和責任。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國風人堅信,“唯有文化,能讓我們一起攜手奮進,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