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碎片文化”鑄就民族產業“品牌”
一、案例簡介
(一)案例背景:邯鄲市美堅利五金制造有限公司前身為美堅利(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廠址位于全國最大的標準件生產制造基地--邯鄲市永年區,是河北省永年標準件產業集群行業龍頭型領軍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建筑行業標準JG/T366-2012《外墻保溫錨栓》唯一一家國內參編單位。公司占地180畝,員工500多人,主要生產外墻保溫錨栓、高強度自攻自鉆螺絲系列、膨脹螺栓系列等緊固件產品并廣泛應用于 2008年北京奧運場館和2010年上海世博園建設。
20多年來,美堅利人始終把握“創新和改革”這條主線,不斷地做好“細節管理”和“碎片文化積累”,并在錨固件領域深耕細作,走出了一條以優質的內部企業文化助推高質量發展的品牌之路,2020年,在國內市場激烈競爭和疫情的雙重沖擊下,公司員工上下一心,開放思想,砥礪前行,從一點點小建議,一件件小改進掀起,實現了銷售收入逆勢增長,其中出口優勢增長明顯,同時,公司和產品獲得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河北省制造業單項冠軍”、“永年區環保突出貢獻單位”、“永年區標準件行業領軍企業”榮譽和稱號。
(二)案例介紹:我國雖然世界上是最大的緊固件生產國,但遠非強國。主要是企業規模小、生產技術落后、裝備差、工藝革新慢、表面處理水平較差。為此,公司針對行業發展短板,拆巨資引進德國的生產工藝和技術,引進日本和臺灣先進的生產設備,完成了產品從原材料加工到球化、熱處理、表處理等關鍵生產工序和環節中最完整的“一條龍”式的生產;在滿足硬件設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的同時,公司非常注重內部文化和管理環境的打造,首先從制度上予以完善,達到事事有依據的效果,同時制定了行業內多個企業內部標準并在“企業標準公共信息服務平臺”上公布,如《優秀員工評價準則》既然是公司評價優秀員工的參考標準,也為優秀員工的自我修煉提供了素材;《新員工入職培訓標準》和《管理人員基本要求標準》進一步規范了人力資源工作的細化指標等,通過標準助推質量提升,通過質量提升助推質量文化的打造,并最終服務于企業高質量發展。
以企業“軟環境”打造為基礎,助力企業硬件水平上檔升級,如
通過研發第四代外墻保溫錨栓的專業化提升,促進和引領了延鏈產品“被動房”項目用緊固件產品的研發與應用(加長型錨栓應用在中國第一個被動房項目),實現了由國際進口向國產化產品的轉化。
二、具體做法:
1、緊盯兩個市場,把握行業脈搏,以打造不斷創新的企業文化。
回顧公司20多年來的發展,從北京到永年,公司從一個不起眼的小公司一躍而成為北方較大的高品質緊固件生產制造基地,并在主要產品市場上保持長年不衰和絕對優勢,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創新的推動作用,通過內部創新和激勵政策的實施與宣傳,創造員工人人“動腦子”的內部環境。比如說一個電工師傅,一次在處理電器設備維修過程中,按照歷史經驗需要承包給第三方修理,但有了創新激勵政策后,該電工師傅,通過自己研究和梳理問題,親自到市場上選擇配件進行試驗,最終只化了幾千元的零部件成本就解決了,為此,公司全廠予以通報表揚并當即給予1000元的物質獎勵;一名熱處理車間的班組長通過對保溫材質的更換,降低了熱能的消耗,公司經測評后,當場給予500元現金獎勵等;一位搓絲車間師傅通過研究,將設備底部增加一道拖盤,解決了廢料收集的人力成本......。通過創新環境的打造,形成了人人參與、人人挖潛的良好氛圍。
2、堅持“食宿文化”的底線,將免費進行到底。
20多年來,美堅利董事會始終堅持“不能讓員工在吃飯上吃虧”的理念,而且提出飯菜里必須看到肉的要求,所以,這一做法一直延續至今,是公司在當地園區對待員工食宿上一大特色,今年三月份,董事會又提出了,一種菜“不能超過兩天的重復吃”的要求,進一步豐富了公司“飯食文化”的內含,加上公司針對農民工比較聚集的包裝等崗位實行了工作“不定時、不定員”的崗位管理辦法,員工不但在公司里可以一天最多享受四頓的免費工作餐(餐廳完全開放,一人吃多少不限量,隨便吃),而且農忙時,也可以隨時請假干活;同時,在住宿上也名列前茅,每個房間的裝修都是歐式的,員工四個人一間,每人一張單人床,一個衣柜等,冬天有地曖,夏天有中央空調,保證了員工充分的休息條件,以至于很多員工,夏天或冬天本著公司的住宿條件而不愿意回家過夜......。
3、態度決定成敗,打造“踏踏實實辦企業、兢兢業業謀發展”的企業態度和人文態度。
做為一家發展中的民營企業,公司的掌舵人和團隊力量至關重要,美堅利發展的每一步和任何一種新產品的市場認可,都離不開一種精神支撐,這種精神就是“踏踏實實辦企業、兢兢業業謀發展”,首先是董事長身體力行,并在不同場合,不同的會議上充分強調灌輸,無論是2010年底受邀參加JG/T366-2012外墻保溫錨栓標準編寫,還是與世界及國內百強企業合作,都是由于秉持“絲絲精心、肯干實干”的精神和態度,折射出品牌的知名度和制造水平,因此,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幻,無論其他行業的利潤多么誘人,把握最善長的,踏實工作才是發展之基,兢兢業業才是發展之本; 同時,對于不同崗位的員工,無論能力如何,只要有態度,就要重視,就要培養和重用。記得2017的某一天下午臨下班時,我們老板在車間辦公室開會,當很多車間員工急忙收拾東西離開車間時,忽然,老板講話停住了,原來,他注意到一名年輕的小員工正開關叉車,按標準的程序,慢慢地,很耐心地把叉車開到了就有的位置,并且非常標準和穩當,絲毫沒有受下班員工的影響......。這時,老板一指,說這個年輕人值得培養,要重視......。
4、打造民營企業“學習力”的培訓文化。
培訓和學習中美堅利發展過程中,一直持續不懈地常抓的一項工作,有時我們的總工程師親自到生產現場把冷鐓機和搓絲機全部拆下來,然后,讓想學習技術的員工根據講解,親自安裝上去;新入職的員工,車間主任都指定專業的大師傅,手把手的教育和培養,直到該員工能獨立看機器;為了保持員工的學習力,公司也根據生產的特點,把培訓的時間合理安排,例如,為了培訓質量管理體系內審中,公司每年都會利用員工下班時間舉辦近一個月的“管理體系內審員培訓班”,根據考勤、態度、考試成績頒發“公司內審員培訓合格證書”等。
5、打造現場細節的“5S”文化。
公司出口占總銷售收入的三分之一,主要出口國為日本、韓國、加拿大、迪拜等,為此,公司著力打造現場的“細節文化”,并以5S的現場管理為切入點,形成了以車間和后勤為主導,公司督查部、安環部為監管的現場管理體系,從車間的死角到廠區的衛生環境,都在持續不斷的改造提升中,力爭打造行業一流的廠區環境。
在生產安全上,每天早會的十分鐘時間,安全警鐘天天講,并發送到專職安全溝通群里;
利用三八婦女節、五一勞動節、國慶節等時間段,公司不但準備了實物福利,公司黨支部和工會還聯合舉辦各類羽毛球、乒乓球、象棋比賽等各類文化活動,豐富員工生活。
民營企業也要“講政治”。公司專門成立了“政策研究室”,董事長親自給高層座談并通過高層傳達到中層,以黨支部為中心,逐一傳達到每位員工的心里,包括黨的重要會議精神,對企業發展有借鑒的中央和地方決策部署等,從而保證了公司發展的正確方向,也優化了企業和政府的關系。
總之,美堅利做為一家傳統的民營企業,在發展歷程中不斷地做好企業文化的細節和小事兒積累,充分利用碎片化的企業文化助力公司的發展,穩定人心,增強員工凝聚力,并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作者:邯鄲市美堅利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武月林